付临门课堂:信用修复≠征信修复,警惕“征信修复”骗局!
发布时间:2023-03-30 15:52

身处以信息科技为支撑的金融社会,想必大家对“信用”一词并不陌生,各种金融服务都需要信用做支撑的当下,信用无疑成为了每个人的宝贵财富。

今年1月,发改委发布了《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(试行)》,给想要纠正失信行为的主体以指引,付临门小编提醒大家,《办法》中所说的是“信用修复,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故意混淆“征信修复”与“信用修复”概念、以“征信修复”“征信洗白”等名义发布的虚假广告以及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。

付临门课堂:信用修复≠征信修复,警惕“征信修复”骗局!

付临门小编梳理了常见的“征信修复”诈骗案例,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:一是以“征信修复”为由收取高额费用,在修复失败后不退款或失联;二是以办理“征信修复”为由,骗取身份证件、银行卡号、联系方式等个人敏感信息,再利用这些个人信息从中渔利;三是通过诱导受害者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并共享屏幕,从而掌握其存款、贷款信息、手机支付密码、付款密码等,远程转走受害人的资金。

不管哪一种诈骗方式,骗子利用的都是大家想要修复征信的急切心情,付临门小编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,不给骗子可乘之机:

首先要加深对“不良征信”的了解:不良征信不能修复,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,均无权随意修改、删除征信报告中展示无误的不良信息。个人相关不良记录自还清欠款之日起,在信用报告中展示5年,5年之后不再展示。

其次要提高安全警惕:未知来电要核实,不明链接不要打开,共享屏幕要直接拒绝。

付临门小编认为,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,还是需要保持理性的消费习惯,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,按时还款,珍爱个人信用。

上一篇: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?付临门2023Q1新政来助力
下一篇:付临门2023年清明节服务时间通知
服务热线